|
在这里,读懂中国康养 二维码
![]() ![]() 读懂康养,并不容易。关于康养的定义,至今没有结论。 康养,狭义理解为健康养老,广义诠释则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居住服务、心理咨询、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养生食品、互联网等多领域融合。和每个人的生活、福祉息息相关。 普通人认识康养,往往从2.64亿老人开始。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人,占人口总数18.7%。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康养的历史,从中医养生溯源数千年。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资源,中药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康养消费群体,涉及每一位关注身心健康的人。 新时代,国民健康管理意识日益加强,健康养生已非老年人专属,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养生队伍”,80后、90后也成为健康养生产品主流消费人群。 康养产业暂无共识定义,我们尝试从学术界、产业界、生命学三个维度阐述“康养”概念,进而理解“康养产业”。 ![]() 结合中国国情,我们或可这样理解“康养”: ![]()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 ![]() 健康服务业将达16万亿,已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
康养产业既是一个传统产业,也是多领域融合的新兴产业,涵盖全生命周期服务。 ![]() ![]() 篇幅有限,此处仅从市场引用最多“健康养老”举例,以几种主要连锁养老模式试作解答: 保险公司连锁养老社区 模式 CCRC社区为主,借鉴美国模式打造的复合式老年社区。 选址:郊区,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直辖市、省会城市重点布局。 服务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活跃、独立、协助、专护、失智等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适合人群 一般与保险产品对接,入住需要较高入门费。适宜经济条件好,喜欢群体生活的老人。 地产公司连锁养老公寓 模式 利用自身物业或租赁物业,筹建养老公寓的模式,在重点城市多点布局。 选址:这是一种选址在市区、规模在200张床位左右的养老公寓。 服务形式:通过为特定人群(高龄独立、协护、专护)提供居住和服务。 适合人群 一般押金+月费的收费模式。养老刚需,并对养老品质有要求的客户。 新型连锁养老模式 01有效供给和基础设施不足 我国康养产业的市场需求庞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有效供给不足。 02政策法规相对滞后 我国地方有关康养产业政策法规的推出,往往落后于实际发展速度,未能更好发挥政策预见性和行业指导性作用。 03产业结构不够健全 我国康养产业发展格局仍处于点状、局部状态,缺乏明确产业定位、整体布局、细分产业的具体政策引导,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对康养产业的认知度、参与度不高,制约和影响了康养产业的发展。 04康养专业人才匮乏 人才是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应重视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中国康养产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仍是当前主要矛盾,人民康养将搭建中国康养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新时代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 数据来源 ★ •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重要讲话(2016)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2021)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1)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2016) • 双11家庭健康储备洞察报告,阿里健康研究院 • 联合天猫医药健康(2021年11月) · 本文数据引用来源于公开报道和专家观点,如有不足,敬请斧正。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人民康养 |